最近在休息期间看了《王牌对王牌》,让我彻底改变了对歌手华晨宇(花花)的看法,感觉就是一个聪明、单纯、善良、有才华的大男孩。然后听了他的好几首歌曲,莫名觉得特别好听,突然转粉了。回过头来仔细想想,对偏见与刻板印象有了新的理解,也算是这段时间最大的反思和感悟了。
记得2013年的时候看过几期《快乐男声》,当时不知道为什么对花花印象特别差,认为他是个生活不能自理,台上“发神经”的男孩。其实当时都没有仔细听他唱过几首歌,就是因为镜头上的几个剪辑,对他留下了这种刻板印象,之后就再也没有关注过他。
现在想来感觉自己真是幼稚。评价一个歌手,主要通过他的歌曲,而我甚至都没有听过他几首歌,就仅由于他的一些行为,就给出了负面评价,形成了刻板印象,导致我否定了他的一切。这种行为跟网络喷子相比,除了没有到处写评论当键盘侠,还有何异?
留学期间最大的感受是可以接触到来自全球各地的人,刚开始遇到的时候可能会留有之前存在的某种偏见和刻板印象。可是通过接触下来,不管是同学、邻居还是路上的行人,感觉大家都很不错。生活了一段时间后,我对世界观有了新的理解:不轻易的评价别人,即使之前的某些经历给我留下了某种印记,但是在没有深入了解对方之前,带着偏见待人都是不礼貌、不成熟的。
我又想为什么会存在偏见?这里引用花花说过的话:人们一直以来不断追求新鲜的事物,但是当新鲜的事物来临的时候,一开始却是不愿意接受的。我非常认同,也在反思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是否不愿意接受一些新鲜的事物,心态是否逐渐老化。这种思维模式一旦形成,会阻碍自己接触新鲜事物,甚至去抵触,抨击。
所以时刻提醒自己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待新鲜的人和事,不轻易评价别人和给别人贴标签,保持包容和尊重,做一个有素质的新青年。